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必读 > 励志歌曲 >

咏史怀古诗,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共有哪几首
栏目分类:励志歌曲   发布日期:2023-10-21   浏览次数:

本文目录一览1,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共有哪几首2,怀古咏史诗3,谁知道抒情咏志咏史怀古的古诗急啊4,语文作业求咏史怀古诗3首5,咏史怀古的古诗6,关于咏史怀古的古诗词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1,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共有哪几首2,怀古咏史诗3,谁知道抒情咏志咏史怀古的古诗急啊4,语文作业求咏史怀古诗3首5,咏史怀古的古诗6,关于咏史怀古的古诗词有哪些7,咏史怀古诗1,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共有哪几首刘禹锡 蜀先主庙 金陵怀古 西塞山怀古 咏史二首 金陵五题够不?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共有哪几首

2,怀古咏史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蛱蝶飞。

怀古咏史诗

3,谁知道抒情咏志咏史怀古的古诗急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怅惘。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抒情咏志: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色彩,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咏史怀古: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赤壁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谁知道抒情咏志咏史怀古的古诗急啊

4,语文作业求咏史怀古诗3首蜀相 【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好汉泪满襟。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可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叹。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好汉,事业未竟者的共识。 七绝·贾生 作者: 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名谊、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青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举,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重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以贾生自比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和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指责 桂枝香 金陵怀古 宋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奢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碧。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六朝的统治者竞相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涯,以致像陈后主那样,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这里“门外楼头”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语意)。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对此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慨: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叹,六朝旧事随着东逝的江水是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有几缕寒烟和一片绿色的衰草。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却了。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入。5,咏史怀古的古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导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原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思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首《咏怀古迹》是杜甫凭吊楚国有名辞赋作家宋玉的。宋玉的《高唐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思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蒙受的同情和悲慨。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会,至于歪曲。这是宋玉一生蒙受最可悲痛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蒙受最为伤心处。这诗便是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体验深切;于精警议论见山光天色,艺术独到。  杜甫到江陵,在秋天。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其辞旨又在抒写“贫士渎职而志不平”,与杜甫当时的情怀共识,因而便借以兴起本诗,简练而深切地表现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重,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风流儒雅”是庚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重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亦吾师”用王逸说:“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这里借以表现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表明本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以述其志”。所以次联接着就阐明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雷同。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诗的前半感叹宋玉生前,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留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人们只观赏他的文采词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力。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怅惘,故曰“空”。就象眼前这巫山巫峡,使人想起宋玉的《高唐神女赋》。它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谬妄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谬妄想,观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会而歪曲,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谬故事,把有志之士曲解为无谓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怀它的兴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力,以至将歪曲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导点,谈论着哪个山峰荒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时。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歪曲。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前人或说,此“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则恰与杜甫本意相违,似为非是。  显然,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诗的突出特色和成绩。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实到其地,亲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显露。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感悲怆,原来无心观赏景致,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导的情景,都从感叹议论中出来,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斥诗人的哀伤,仿佛确是泪眼看景致,模糊可见,实而却虚。从诗歌艺术上看,这样的表示伎俩富有独创性。它紧密缭绕主题,显出古迹特性,却不独立予以描述,而使之溶于议论,化为情境,渲染着这诗的抒情氛围,加强了咏古的特点。  这是一首七律,要求谐声律,工对仗。但也由于诗人重在议论,深于思,精于义,伤心为宋玉写照,悲慨抒壮志不酬,因而通体用赋,铸词熔典,精警切实,不为律拘。它谐律从乎气,对仗顺乎势,写近体而有古体风味,却不失清丽。前人或讥其“首二句失粘”,只从情势批驳,未为中肯。6,关于咏史怀古的古诗词有哪些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好汉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千古江山,好汉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咏史怀古诗的特色】咏史怀古诗是一种借古事、古人、古迹或历史事件抒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情绪的诗。(1) 构造: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 意象:历史人物、城池、宫殿、寺庙、陵墓等;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 (3) 内容:国度-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靡、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 表示伎俩:对照、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联合、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咏史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滕王阁序唐代: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迎合,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景致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仙人 一作:天人;飞阁流丹 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限;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獗,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好汉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7,咏史怀古诗杜牧的《赤壁怀古》《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讽刺周瑜胜利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业绩,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美,点染用功。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这首诗的大意是:「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美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光辉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矗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扬,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觉得非常忧愁。」我们在李白〈鹦鹉洲〉诗提到,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后,写了〈鹦鹉洲〉诗,想与崔颢一较长短。写完后,李白自己读了感到比不上崔颢,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上头。」掷笔而去。因为诗人看见俏丽的景致,总忍不住要写首诗歌唱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写了〈鹦鹉洲〉诗,自觉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情愿,于是又写〈登金陵凤凰台〉诗,才觉满意。由于白的作品发表于崔颢之后,两首诗又都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所以后人更以为李白有意与崔颢一比高低,因而有前面所举那首打油诗的传说。事实上依据日本人森大来的考证以为,那首打油诗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因为感叹时事而作,无意与崔颢争胜。唐代安禄山之乱,迫使唐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灵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青时激情万丈,愿望能替国度做一番大事,但始终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乱,眼见大唐江山,遭胡兵践踏,李白心中的感叹可想而知,于是他写此诗时首句用:「凤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诗,因为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呈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呈现做为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禄山迫害唐室,想念昔时凤凰鸟憩息凤凰台的传说,而今凤凰鸟不再来,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金陵为三国时孙权建都之地,晋朝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凤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东南,李白在台上想象当年吴宫的繁荣气象,以及晋代那些达官贵人曾有过的风光业绩,如今都隐于幽径,成为古丘。一个朝代弱了、亡了,马上有另一个朝代兴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也成了过去,安史之乱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忧心?站在台上,看到远处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长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诗词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方君主。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缭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遇向皇帝进谏言。下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李白感慨自己被放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忧愁自己再也没有机遇到长安,或者说,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光复,为长安城忧伤。这个比方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相传晋明帝小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元帝问他,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为他的聪慧愉快,第二天便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没想到明帝却答说,太阳近,长安远,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形很相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洁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而前面所举打油诗的由来,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过江夏,曾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说:「我且为君捶谇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因心境忧愁郁闷,故意写这种豪快语,以解心中不平之气。后来又写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诗,以对应捶碎黄鹤楼诗说:「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为自己前首诗的狂放自我解嘲,原来只是文人的游戏文章,没想到唐末五代时有位禅僧经过黄鹤楼,便摘取李白这两首诗的句子写成这首:「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旁边有一同来游玩的僧人也题了一句:「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转风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艺压当行。」而使得后人误认为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争意气、争长短,并留下这首有趣的打油诗。事实上全是后人穿凿附会的。杜甫的《蜀相》杜甫诗《蜀相》赏析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自安史之乱以来就一直颠沛流离的诗人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满怀时事兴衰之感和对三国时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谒了始建于晋代的武侯祠庙。祠庙前那株相传为“孔明手植”的巨柏,历经沧桑,遒劲挺立;绿树丛中的黄鹂百转千啼,自鸣得意。诗人面对年久失修,颓圮破败的祠堂,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宝贵精力和赫赫事迹,不由得触景生情,热泪满襟,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传播千古的七律《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好汉泪满襟。律诗由“起”、“颔”、“颈”、“结”四联组成。这首诗的“起联”两句一问一答,貌似平凡,实则不然。这里,诗人以近乎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地位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其间一个“寻”字妙笔天成,使得一问一答两相连属,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情不可耐的心绪,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与诸葛亮虽不同世却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后面的赞颂、痛惜之辞预为伏笔,使得全诗协调统一,首尾相衔。李重华《贞一斋诗话》说:“作诗善用赋笔,惟杜老为然。其间微婉顿挫,总非平直。”杜甫的这首《蜀相》的开头,可以说是比拟典型地体现了诗人善用赋笔而又切忌平直的特色。如果说,“起联”两句还是从总领通篇的角度由全貌着笔作概括叙写的话,那么,“颔联”两句则进而把“镜头”转向武侯祠庙周围景物的细部。“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仿佛是两个特写镜头,一在渲染“春色”之怡目,一在强调“好音”之悦耳。然而,诗人用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别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妙诱人的,可是,丞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僻,悄然而无人迹,只有诗人形只影单而来,孤寂伤怀而返。难道说,武侯已经被世人遗忘了吗?不难看出,在“颔联”两句里,诗人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诗行中寓静于动,寄情于景,悠扬地吐露出因国度分裂而悲怆伤怀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实现统一的情感。真可谓“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远且大”(谢榛《四溟诗话》)。“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胸臆直泄,以高度凝炼、警策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涯际遇、政治幻想和辅国功业。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城西)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公元207年,同他切磋天下大计。出山后,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首创基业;刘备死后,他又匡济危难,扶佐后主刘禅。这就是所谓“两朝开济”。诸葛亮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老臣”之心。当然,艺术的概括是不能同科学的、历史的评价相提并论的。但是,透过诗人的饱含深情的诗句,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诸葛亮这位“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事业,以及他对后人的感召力气,而且能够感知诗人对他的钦羡敬慕之情。这一联与前一联一样,属对工致,沉郁顿挫。遣辞虽不藻丽,却行文壮阔,潇洒飘逸,可与诗人另一首写诸葛亮的诗《八阵图》中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二句联璧生辉。假若诗意仅此而已,或许还难以收到冲动人心的艺术后果和取得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前人说,“诗贵有眼”。“结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可谓《蜀相》的“诗眼”。“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好汉泪满襟”,这岂止是一般的凭吊和拜谒之辞啊!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与魏军相持百余日后,于当年八月在军中抱憾病逝。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阅历虽各有不同,可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个人的命运是颇有类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可见,千百年来,人们习性于用这警句一般的诗行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是不无道理的。《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唐代诗人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蜀相》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硕。如果把刘禹锡的话用来评《蜀相》,杜甫是当之无愧的。参考资料:http://wenwen.sogou.com/z/q865563713.ht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339067.html
Copyright copy 2012-2021 yhwsx.cn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原创投稿 | 网站地图 |
大学必读 开发特效 大学生活 大学就业 大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