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必读 > 励志演讲 >

中国当代科学家王选的励志故事
栏目分类:励志演讲   发布日期:2017-07-05   浏览次数:

如果你想要过上美好的日子,你就应该多学习一些有意义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这样才能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小编在一份报纸上阅读过一篇中国当代科学家王选的励志故事,觉得这篇中国当代科学家王选的励志故事还不错,故此总结出来给各位看看。

如果你想要过上美好的日子,你就应该多学习一些有意义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这样才能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小编在一份报纸上阅读过一篇中国当代科学家王选的励志故事,觉得这篇中国当代科学家王选的励志故事还不错,故此总结出来给各位看看。

1954年,17岁的王选怀着青春的憧憬从上海来到北京。北京大学以它雕梁画栋的皇家气派、兼容并蓄的文化风范,深深触动王选的心,也让王选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那一刻,王选仿佛就已认定,自己将在这片圣地度过一生。

当时的北大校长马寅初,主张要把办学重点放在基础课上,因此,众多名师的引导,严格的数学训练,使王选顺利迈入了高等数学的殿堂,并为他日后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关键时刻有时只是几步,走的路不同,命运会截然相反。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王选就遇到了这样的关口。

在此之前,系里是不分专业的,同学们上的是一样的基础课。三年级开始分成数学、力学和计算数学三个专业,学生要在大二下学期确定专业。专业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甚至前途命运。系里一些尖子学生从中学时起就树立了勇攀数学高峰、摘取数学桂冠上闪耀明珠的宏伟志愿,数学专业自然是他们的首选。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中国,计算机在人们心中还是一个遥远、神秘甚至陌生的梦想。计算数学在整个中国都是新兴学科,不但没有一套像样的教材,而且应用性强于理论性,包含大量繁杂琐碎、非创造性的技术工作,在多数人眼中不见得有高深的学问,前景也很渺茫,所以这个专业显得冷冷清清,乏人问津。

关心时事的王选还注意到,1956年我国制定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把计算技术列为“未来重点发展学科”,周恩来总理也在不同讲话中强调,计算技术是我国迫切需要的重点技术。他想,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王选去图书馆查阅报刊资料,他看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专家胡世华撰写的文章,都讲到计算机将在航天工业、现代国防科学技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数学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王选看后更坚定了信心,他决定,就选计算数学专业。这是王选一生中第一次重要抉择,体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远见和洞察力,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1960年,我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因缺乏睡眠而十分疲惫的王选,又受到饥饿的折磨。当时米面都是定量供应,晚饭只能靠喝稀粥充饥。过度的疲劳和饥饿摧垮了王选的身体,1961年夏,王选得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病,他低烧不退,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大夫诊断他可能得了可怕的不治之症。大病使王选不能再工作,1962年,他不得不回到上海父母身边治病。王选本就是个越挫越勇的人。养病期间,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无所事事地躺着,于是决定边治病,边学习,边钻研。

1965年夏,王选身体稍有好转,便告别父母,回到北大,与陈堃銶等同事一起,在DJS 21计算机上研制成功ALGOL 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在几十个用户中得到推广,被列入“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大事记”中。更重要的是,从那以后,王选在软、硬件两方面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再翻看外国文献时,常常能发现对方设计的不足,继而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王选后来感慨地说:“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我找到了创造的源泉,这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王选院士攀登科学高峰壮心不已的精神,关心祖国未来甘当人梯的精神,将在亿万青少年的心中薪火相传,成为永远的丰碑。

Copyright copy 2012-2021 yhwsx.cn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原创投稿 | 网站地图 |
大学必读 开发特效 大学生活 大学就业 大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