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刘月宁的青春励志故事
栏目分类:励志演讲 发布日期:2017-07-06 浏览次数:次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挫折,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积极的面对所有的问题,才可以获取成功。今天小编就给各位读者来分享一篇中国名人刘月宁的青春励志故事,各位读者可以好好地欣赏一下。
刘月宁,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从8岁半接触扬琴至今,刘月宁用她手上的琴竹敲出了一曲又一曲美妙的音乐,也敲出了一段又一段传奇故事。
从年少成名到如今走出国门,受到欧洲、印度等国家广泛的赞誉,刘月宁说:“我就是为音乐而生的。虽然我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人,但是一听到音乐我能坐得住。我觉得冥冥之中我是有使命的,那就是这一生要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刘月宁她与音乐结缘是在8岁半的时候。因为刘月宁的父母都很喜欢音乐,他们身边有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与刘月宁父母关系很好的喜欢弹扬琴的工人师傅认识了刘月宁,从此刘月宁就开始与扬琴结缘。
刘月宁的启蒙老师,也就是她父母的那位工人朋友名叫张五十,刘月宁总是亲切的叫他张叔叔。这位张叔叔让刘月宁从敲击凳子练习基本功开始,手把手教她弹琴的技法和一些小曲目。有一次,张五十给刘月宁布置了一个星期的作业,结果两三天后来检查的时候发现刘月宁居然已经全学会了,这让他十分惊讶。
在刘月宁十岁半的时候,张五十遭遇到一次严重意外。从昏迷中醒来,张五十第一件事就是嘱咐刘月宁要坚持学习,不能耽误。刘月宁说:“我特别感动,因为他睁开眼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刘月宁回忆,因为当时家里边有三个孩子,家境不太富裕,“我父亲就给我做了一台扬琴,后来还把一台收音机改装成了一个节拍器。”
后来,张五十把刘月宁介绍给了当时在河南省歌舞团的桂习礼老师。从此,刘月宁就每个月坐一次两个小时的火车从洛阳到郑州,再从车站步行到老师家练习扬琴。
在刘月宁12岁的时候,她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刘月宁说,她是1978年4月25日入学的,这一天到现在她都记得特别清楚。在这之前,刘月宁还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办的“考生汇报演出”。这年的春节,对于刘月宁而言,尤其难忘。因为这一年,刘月宁第一次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随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以刘月宁还有她的几位同学为主角的纪录片《春蕾》,记录了她们从入学到在校学习的情景。《春蕾》曾在中国100多个驻外领馆播放过,片中,刘月宁以一曲《映山红》红遍了海内外。
在刘月宁的记忆里,入学前半年住到农村的经历让她收获颇多。那时刘月宁和同学吃的是里面放茴香的窝头。因为是南方人,年纪又小,刚开始刘月宁很不适应,甚至还和大家一样哭了起来。五年过后,她从农村回来了,紧接着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在这五年间,学校严谨的学风和成熟科学的课程设置为她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随后,刘月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的扬琴专业继续学习。大二这年,刘月宁开始学习自己的第二专业--古琴。因为刘月宁觉得古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乐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哲学思想。
“我很喜欢学习,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人生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更新自己。”在学校,刘月宁每天至少练习五六小时的扬琴,还要练习英语和毛笔字。
1987年毕业的时候,因为是全优三好生,刘月宁被推荐了免试研究生。可惜,因为不能外请教师进行教学,学院当时又没有扬琴专业教授,所以这一次刘月宁与机会擦肩而过。最终,刘月宁决定留校任教。时任党委书记的著名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自明坚持认为:“刘月宁是德才兼备的三好学生,这样的人才不留,那留什么样的人?”
1988年,刘月宁第一次走出国门,去芬兰参加赫尔辛基歌曲节,在那里她参加了一台中国民族音乐会。1989年,刘月宁第一次去到香港进行演出。1995年之前,刘月宁一直延续着“空中飞人”的繁忙节奏,在东南亚跟各种团体、艺术家进行演出。
1997年,刘月宁赴白俄罗斯参加世界扬琴大会。刘月宁突然发现这是一条特别适合自己的路,于是她萌生了走出国门去学习的想法。
2003年末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月宁申请到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进修一年的资格。2005年,刘月宁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李斯特音乐学院。
2006年4月20日,刘月宁作为第一位中国音乐家在李斯特音乐学院开办了第一场中国扬琴独奏音乐会。正是因为这场音乐会,2008年李斯特音乐学院重新建立了“民族民间音乐系”,让匈牙利大扬琴再次回到了李斯特音乐学院的课堂。进修期间,刘月宁还申请了匈牙利罗兰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成功获得了这一学位。通过这次的访问学习,让刘月宁越来越坚定的走在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路上。
2008年,刘月宁申请了美国福特基金“亚洲学者”项目。因为该项目在中国只招五个人,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刘月宁回忆,面试时考官问她,因为项目都是独立研究,如果她语言不能表达的时候怎么办?刘月宁坚定地回答:“我不用语言,有音乐就足够了。”
在印度德里大学音乐系,刘月宁以印度扬琴为课题,对印度扬琴的代表人物和历史发展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刘月宁经常去“福特基金”的办公室附近听音乐会,并且结识了后来与她有过合作的极具当地特色的Candy Brother组合,成为她汲取灵感的另一源泉。
2009年5月4日,在印度加尔各答,刘月宁举行了中印扬琴第一次对话音乐会。随后在12月13日,刘月宁在国家大剧院又回请印度的音乐家们举行了一场名为“当东方与东方相遇”的音乐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刘月宁一直致力于中印音乐交流,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从2005年到2013年这八年的时间,刘月宁一直致力于搭建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以及更层次丰富平台的内涵。刘月宁说:“虽然我很喜欢印度音乐家的文化,但是我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音乐家,时时铭记还有责任与他们分享中国的音乐文化。我很热衷做这些事情,作为第一个开启中印音乐对话大门的中国民乐演奏家,我很自豪,很骄傲。”
从少年一举成名走到今天,一路36年走来,刘月宁跨越了狭隘的音乐界限,让更多的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可以尽情感受音乐。刘月宁说:“我今天的一切都是音乐带来的,我就是为音乐而生的。其实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缺少的只是坚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