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作家海明威的励志故事文章
栏目分类:励志演讲 发布日期:2017-07-08 浏览次数:次
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人,都能够了解海明威骨子里的倔强与勇敢。海明威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文学,我们应该尊重他,学习他的写作精神。小编现在想要把一篇写得很全面的着名作家海明威的励志故事文章推荐给大家,大家可以学习观摩一下。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着名作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的写作风格以简洁着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有一次,有位记者向他请教:“您那简洁风格的秘诀在哪里?”海明威就直截了当地回答:“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当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时,他解释说:“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又有一次,他的一个老朋友拿了自己的一份稿件来请教他,看见他用一只脚站着写文章,禁不住问道:“我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站着不是太辛苦了吗?”
海明威答道:“是的,坐着当然舒服,但文章一写就长;站着容易累,逼着我尽可能写得简短些……等到最后校阅的时侯,我就坐在安乐椅上。那时候多么舒服,它容我勾去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余的东西。”站着写与坐着改,这是多么特别而高明的一着。
海明威为了“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除了站着写一着之外,平时还进行严格的训练。他中学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当见习记者时,该报社对他提出写稿必须“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他出任欧洲记者期间,严格地要求自己用“电报式”的语言撰写新闻。后来,他总结自己从事文艺创作的经验,提出了着名的“冰山之喻”。认为文艺创作应简明、含蓄,像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是八分之一,有八分之七在水面以下”。即做到言简意赅,让人回味无穷。
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超过6个小时,偶尔延长两个小时。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
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着名作家的巨着;此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他特别注意学习音乐作品基调的和谐和旋律的配合。所以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淡适宜,语言简洁清新、独创一格。
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他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
《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离开房间。他主张“去掉废话”,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最终取得了成功。
“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这是一个作者具有时间道德的表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言简意赅则佳。作家海明威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