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尽孝名人故事
栏目分类:励志演讲 发布日期:2017-07-08 浏览次数:次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将孝字放在第一位的,看一个人的品德好不好,首先得看他是否孝顺。中国自古至今也不乏许多孝子,他们孝顺至亲的故事被广大人名群众传颂,如黄香温席。孝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接下来小编就讲讲汉文帝尽孝的故事。
对于《二十四孝》的第二则故事,姚淦铭做出了这样的解读:西汉文帝刘恒,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57年,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而不是文中所说的“三子”。他最初被封为代王,代国辖区在今河北、内蒙古交界以及山西东北部。周勃、陈平等在诸吕之乱平定之后,经群臣之议,迎立其为帝。即位后重本抑末,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又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驻兵北方,移民屯田筑城,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北方防御力量,为全面反击匈奴做了准备。
文帝的生母是薄姬,即后来的薄太后。汉文帝奉养母亲毫不懈担母亲曾经生病三年,文帝晚上不合眼,也就是“目不交睫”,不解衣带,尽心服侍母亲。母亲喝的汤药,不是自己亲口尝过,就不进献给她。文帝的仁孝传闻于天下。今天来看,虽然这些历史的记载不免有夸大阿谀之处,但是他的孝行确实被人们一代代认可了。
如果对照《孝经》来解读此故事,作为文帝,如《孝经·天子章》所说的,他尽到了一个“天子之孝”。“文景之治”,是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其中从文帝来说,可谓“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他由对亲人的孝、爱、敬,又延伸到对百姓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自己成为一个榜样,也教育了百官与百姓。
如今在陕西有一座西汉薄太后塔,这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唯一为思念母亲而修建的塔。这座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西汉薄太后塔,位于礼泉县烽火乡的香积寺内。为纪念这位誉满民间的皇太后,该塔又称望母塔。
文帝即位后,封母为“皇太后”,多次请母还宫。太后因终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坎坷,对宫中争斗深感厌烦,加之居此乡野日久,耳濡目染当地民风淳朴,百姓忠诚,便不以皇亲贵族身份自居,乐善好施,承饥救危,与民关系融洽,决定永住民间。并把居地周围“三村、五社”的村民,认作“娘家”亲戚。百姓闻之,无不为之感恩戴德,齐声呼太后为“姑婆”。文帝无奈,只好在太后居地建一高大木塔。如思念母后,即登皇都高处,极目北望,见塔如见亲娘。因此,该塔又叫文帝“望母塔”。至今,“望母塔”三字仍赫然书于该塔北门之上。该塔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望母塔经唐重建,又过千载,到了清末的咸丰、同治年间,该塔二层西门之上,出现裂缝,百姓互相议论。据说,当时有一自称的师傅,别人要他补锅,他嫌太小不干。那人说:这么大的你说小,那个薄太后塔裂了个缝,有本事你去把塔修好,那人点头称好。不久,人们便惊奇地发现,有一巨大铁扒钉,钉在裂缝处,其裂缝弥合如初。这段美妙传说,当地妇孺皆知,谈说起来,兴奋自豪,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