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成功创业的励志故事三篇
栏目分类:励志演讲 发布日期:2017-07-05 浏览次数:次
我们总在强调着男女平等,但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并不是说去掉就能够去掉的,还有很多的地方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女人成功创业的励志故事三篇,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研读这篇文章。
成功女人的故事1:
23岁创办第一家公司,25岁涉足互联网金融,而立之年执掌麦子金服,管理旗下四大移动互联网金融品牌,并获得海通创新的巨额融资,作为一个80后的女性创业者,黄大容身上浓缩了太多创业者的特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黄大容算是一个典型。从在校读书起创办企业,几经沉浮,而立之年的她已经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掌舵人。“家乡重庆有种泡桐树,这种树有个特征,长得特别快,但里面是空心。老人们说,这种树不能做家具,没有用。我常常用泡桐树提醒自己,做企业不单纯求快,要稳健发展,做一家让人尊敬的企业,不做空心的泡桐树。”
几经磨砺
研究生一年级,黄大容便走上创业之路。她做的第一家企业是环保科技类公司。不过,半年后,感觉到自己还没有足够能力驾驭一家企业,黄大容转让了公司。
积累,是为再次前行。这之后,黄大容应聘到一家上市食品企业公司副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半年后又升任公司董事长助理。一次,公司打算去国外引进一条生产线,但对方说什么也不肯。“董事长就不停地去拜访,真诚打动了对方,最终把生产线引进中国。”黄大容说,“成功的创业者,性格都很坚韧,他们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毕业后,黄大容本可以在这家企业里有更好地发展,但她做出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二次创业。同学评价:“我们还在发愁找工作,黄大容已经找到一份十分体面的工作;等我们找到工作,她却辞职自己当老板了。”
这次,她看准的是月饼票收购市场。因为利润不低,干得风生水起,但她却又一次将公司转让出去。“因为要融一笔钱,向银行借贷周期很长,所以去借了高利贷,结果上当受骗。”正是这次上当的经历让黄大容有了新的创业想法。“小企业主融资难,老百姓的钱却找不到去处。于是,我就打算建一个融资平台。”
2007年,黄大容与人合伙收购一家P2P企业,到现在,每年一个台阶,麦子金服今年交易额预计将达50亿元,如果算上二级市场交易额将达100亿元。
开创新路
今年4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34.6万户,同比增长12.0%。其中,个体工商户93.5万户,同比增长17.1%,资金数额1252.2亿元,同比增长69.1%,这表明小规模创业的潮流热度不减。4月份新增企业38.9万户,同比增长5.9%,是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增企业最多的一个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多创业者把目光瞄准P2P行业。“P2P有点火过了头,很多做实业的企业家也想来这里分一杯羹。”相关人士认为,这对P2P行业来说并非好事。业内资深人士提醒P2P创业者,银行从业者素质较高,P2P企业若想与之竞争,要更高效才能求得生存,这并非易事。“大家不能听到说P2P赚钱就蜂拥而至,要理性地做出选择。”
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2015年将是这一行业的整合年。黄大容的判断是,P2P整合期将会有几家胜出,随后进行差异化竞争。“今年,麦子金服与海通创投新进行合作,还有一些P2P公司与银行合作。这一年兼并整合将是P2P行业的大趋势。”
加强自律
“P2P为草根创业提供很好的支持,需求旺盛,大家都非常看好这个行业。”在众多创业者扎堆闯进P2P行业之时,业内专家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提出预警:“因为对这种商业模式背后认知有限,目前监管还有待提高。”
黄大容认为,创业者应该具备一定社会责任,每个创业者都应是市场助力者。“但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好人,所以监管一定要跟上。”
来钱快的行业,道德风险也大,P2P“跑路潮”的出现,说明行业内企业主存在利用监管不足钻空子的情况。“P2P行业在国外监管到位,投资者十分活跃,只要监管到位,市场前景广阔。在我国,因为一小撮害群之马,社会上对P2P行业有一定担忧,不能让少数‘蚂蚁’影响了整个产业的信誉。”黄大容说。
成功女人的故事2:
1970年7月,一个清瘦的女孩来到台北的一家平面设计公司,她要应聘助理一职,负责招聘的老总翻开她的履历,上面写着东吴大学英文系夜间部肄业,老总皱起了眉头,一个大学肄业、非设计专业学科的女生,为什么要来设计公司应聘呢?她看出了老总的疑问,语气坚定地说:“我太爱设计了,所以才休学专心工作,请给我个机会!”老总被打动了,把助理的职位给了她。
不要再走同一条路说是助理,其实每天的工作就是洗调色盘、剪报、裁纸、跑腿买便当,实际上就是个跑腿小妹,但是,她并不因此厌倦自卑,而是利用便利条件,开始自学设计专业,为了买一本上千元的设计书,身为穷学生的她只能利用画插图来挣钱,每到深夜,她就拿起笔,为一本本童话故事书画插图,就这样她白天上班、晚上念书、深夜画插画,有不懂的就问设计人员,生活过得充实而忙碌。
三年后,她攒了十万元钱,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创业之初,她冲劲十足,有次赶制出了错,为了让客户出国前拿到产品目录,她一整夜守在印刷厂机器旁,紧盯着工人重印,第二天早上油墨一干,她立即飙车到桃园机场,送到正在办理出关手续的客户手上。她说,那时候过的是只有三分把握就往前冲的日子。
但是经营公司仅凭热情是不够的,公司刚有起色的时候,她被客户盗走了六百万元,这对她是一大打击,为了还债,她将公司由三十人精简为两人,自己则身兼数职,重又操起了跑腿小妹的旧业,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不足。
这时,有个客户看上了她的形象包装特长,询问她是否有意愿去一家俱乐部担任执行副总经理,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暂时关闭公司去这家俱乐部任职。
这是一家以餐饮娱乐为主的俱乐部,在俱乐部三年,她的勤奋与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会员人数增长了六倍,俱乐部的工作经验让她学会做事不可不计后果地投入,她说:“设计是公司灵魂,但是要稳稳走下去需要懂得经营布局。”
离开俱乐部,她的设计公司重新开了张,有了市场管理经验的她和过去不同了,她不再是个只谈设计概念的设计师,而是关注市场定位、对手市占率,半年后,几乎一半以上的客户在她的解说下,除了企业识别标志外,连平面设计、广告,甚至人员服装都交由她打理了。
在台湾站稳脚后,她准备走出台湾市场,但是一家小公司怎么会有资源谈合作呢?这难不倒她,为了创造机会,2005年起,只要有设计比赛,她几乎都会参加,渐渐地有了名气,要取得合作机会,她也有自己的策略,她主动将案子让出来和伙伴合作完成,她说:“你要先给,不要想先从别人手中拿。”2008年,她和五国设计公司组成了联盟,约定共同接案。
走入她的设计公司,一整面的白墙,没有挂出任何得奖作品。她说:“我是故意不挂的,挂在墙上就会被过去的作品局限住,未来我还要继续比赛下去,让更多台湾的设计被看见。”
她就是获得过号称平面设计“奥斯卡奖”的if视觉传达奖项的知本形象董事长蔡慧贞。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说,我曾经跌过很重的一跤,很痛,痛到让我记住不要再走同一条路。
不要再走同一条路,不是因为懦弱与胆怯,而是因为睿智与客观,蔡慧贞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跑腿小妹的人生也可以因为不断的进取与修正而变得光彩夺目。
成功女人的故事3:
王树彤不是那种天生的赢家,命运既没给她值得艳羡的天赋,时代也没给她推不开的机会。事业,她做得一点都不轻松,磕磕绊绊不比谁少。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既没有海归背景,又没有名校文凭的普通北京女人,不仅做过微软最年轻的中国区管理者、思科亚洲高管中唯一的女性,还用6年时间做成了一件事:挑战马云。